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解決方案 > 建筑智能化(弱電)系統
1、機房工程簡介機房工程是建筑智能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機房設計可以盡可能減少各種設備互相之間的干擾,極大減弱外部電磁場對系統的影響,為系統提供可靠的環境及所需的各種條件,保證計算機系統及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各種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2、機房裝飾裝修工程1) 機房室內裝飾應選用氣密性好、不起塵、易清潔,并在溫、濕度變化作用下變形小的材料,并應符合下列要求:2) 機房所在樓層建筑地面為基準。智
1、機房工程簡介
機房工程是建筑智能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機房設計可以盡可能減少各種設備互相之間的干擾,極大減弱外部電磁場對系統的影響,為系統提供可靠的環境及所需的各種條件,保證計算機系統及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各種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
2、機房裝飾裝修工程
1) 機房室內裝飾應選用氣密性好、不起塵、易清潔,并在溫、濕度變化作用下變形小的材料,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2) 機房所在樓層建筑地面為基準。智能化弱電機房活動地板的安裝高度為300mm,凈空達2800mm。
3) 智能化弱電機房天花采用鋁合金微孔天花。
4) 室內裝飾應選用不起塵、易清潔的材料。墻壁和頂棚表面應平整,減少積灰面。裝飾材料可根據需要采取防靜電措施。地面材料應平整、耐磨、易除塵。
5) 在抗靜電活動地板下鋪設保溫融熱材料。機房采用中壓石棉板上壓電化鋁板面保溫材料來控制平面、立面隔熱及熱量的散失,提高樓面的隔熱保溫防止凝露的功能要求。
6) 為了機房安全及設備的運行安全,所有機房與外界連接的管線槽口處均采用專用防火隔絕材料封堵,從而符合了消防規范技術要求和防止蟲、鼠進入機房的要求。
3、機房照明系統
1) 機房照明的照度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機房的平均照度可按300lx取值;
二、基本工作間、第一類輔助房間的平均照度可按200lx取值。
三、第二、三類輔助房間應按現行照明設計標準的規定取值。
2) 機房、基本工作間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業面上的光幕反射。
一、使視覺作業不處在照明光源與眼睛形成的鏡面反射角上;
二、采用發光表面積大、亮度低、光擴散性能好的燈具;
三、視覺作業處家具和工作房間內應采用無光澤表面。
3) 工作區內一般照明的均勻度(最低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區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區平均照度的1/5。
4) 機房內應設置備用照明,其照度宜為一般照明的1/10。備用照明宜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
5) 機房應設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標志燈,其照度不應低于0.5lx。
6) 機房照明線路宜穿鋼管暗敷或在吊頂內穿鋼管明敷。
7) 大面積照明場所的燈具宜分區、分段設置開關。
8) 技術夾層內應設照明,采用單獨支路或專用配電箱(盤)供電。
4、機房靜電防護及接地
1) 采用的活動地板可由鋼、鋁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顒拥匕灞砻鎽菍ъo電的,嚴禁暴露金屬部分。單元活動地板的系統電阻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的規定。
2) 機房內的工作臺面及坐椅墊套材料應是導靜電的,其體積電阻率應為1.0×107~1.0×1010Ω·cm。
3) 機房內的導體必須與大地作可靠的聯接,不得有對地絕緣的孤立導體。
4) 導靜電地面、活動地板、工作臺面和坐椅墊套必須進行靜電接地。
5) 靜電接地的連接線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導靜電地面和臺面采用導電膠與接地導體粘接時,其接觸面積不宜小于10cm2。
6) 靜電接地可以經限流電阻及自己的連接線與接地裝置相連,限流電阻的阻值宜為1MΩ。
7) 機房接地裝置的設置應滿足人身的安全及電子計算機正常運行和系統設備的安全要求。
8) 電子計算機機房應采用下列四種接地方式:
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二、安全保護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應按計算機系統具體要求確定;
四、防雷接地,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雷設計規范》執行。
9)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按其中最小值確定;若防雷接地單獨設置接地裝置時,其余三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其中最小值,并應按現行國標準《建筑防雷設計規范》要求采取防止反擊措施。
10) 對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單獨設置接地裝置的電子計算機系統,其接地電阻值及與其它接地裝置的接地體之間的距離,應按計算機系統及有關規定的要求確定。
11) 電子計算機系統的接地應采取單點接地并宜采取等電位措施。
12) 當多個電子計算機系統共用一組接地裝置時,宜將各電子計算機系統分別采用接地線與接地體連接。
5、機房消防系統
1) 主機房設無管網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并應按現行有關規范的要求執行。
2) 機房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規定。
3) 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與空調、通風系統聯鎖??照{系統所采用的電加熱器,應設置無風斷電保護。
4) 機房吊頂的上、下及活動地板下,均應設置探測器。
5) 主機房宜采用感煙探測器。
6) 主機房內空調設備時,應受主機房內電源切斷開關的控制。機房內的電源切斷開關應靠近工作人員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入口。
6、機房UPS電源系統
1) 機房配置UPS電源系統,做冗余備份具有可擴展功能和冗余功能。
2) UPS電源供電范圍:所有機房內的服務器、交換機、安全設備、智能化弱電設備、管理工作站等。
7、機房精密空調系統
1) 根據GB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中規定機房的溫濕度要求。
2) 機房的環境是靠空調機來實現的。但是,機房的潔凈度則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機房要密封、墻體圍護結構要清潔。
第二、機房要保持正壓,防止臟空氣侵蝕。新風做到兩級凈化,即初效、亞高效過濾器,從而使輸入機房的空氣潔凈度大大提高。
第三、空調機設中效過濾器,并定期更換,從而保證機房空氣在不斷循環中得以凈化。
3) 設備的容量計算及選型
由于計算機信息機房屬計算及動力機房,需根據機房設備發熱量與計算空調所需制冷量,并在考慮總冷量時,需加上適當的富裕量,才能滿足機房空氣調節需要。
4) 精密空調送風方式
設計選用的機房專用空調,制冷方式為風冷制冷,送風方式為下送風上回風。
5) 空調機的上下水問題
空調機上下水一般可以在地板下的空間內安裝。本機房采用專用空調機,則需要上下水管。上水管1/2”~3/4”為空調機加濕提供水源,下水管1”~3/2”用于排空調結露水。下水管應有千分之三的坡度。
本設計在機房內安裝漏水報警系統,一旦漏水,系統將自動報警,催促值班人員采取措施,避免機房受到不應有的損失。
6) 室外機組
機房采用精密空調,為風冷式空調機??照{機分成室內機和室外機兩部分。根據本機房所在大樓的環境情況及空調機本身特性考慮,機房專用空調的室外機安裝在商業區樓頂。
8、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
為建立包括機房動力環境監控,主要監控對象包括:精密空調、UPS、電量檢測、開關監測、溫濕度、漏水檢測等,同時系統集成門禁、視頻監控、消防報警、設備和綜合布線信息管理與維護管理系統在內的多個智能化子系統。實現對中心機房的全面管理,實現7×24×365的全面集中監控和管理,保障機房環境及設備安全高效運行,以期實現最高的機房可用率,并不斷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機房管理監控平臺要能實現四個目標:
v 為機房內各系統及設備運行提供高度穩定可靠的監控信息資源;
v 節省機房運行管理費用,達到短期投資長期受益的目的;
v 確保提高機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v 系統軟/硬件均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適應發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擴展性、可變性,適應環境的變化和工作性質的多樣化。
按監控內容進行劃分,系統監控數據內容主要包括:
v 機房動力環境和場地環境:UPS、精密空調、動力供配電電量檢測(含重要機柜開關狀態)、通風設備、配電開關、漏水檢測、溫濕度等,此部分主要通過各類I/O接口或由相關前端檢測設備提供的智能化數據通訊接口直接進行檢測和監控;
v 機房安全保障環境:門禁出入、視頻監控管理及消防報警等,此部分通過各子系統提供的數據接口及通訊協議實現集成管理(此部分也可以直接通過I/O接口或數據接口直接納入系統進行監控);
v 信息管理:包括有機房所有設備、綜合布線、配線架信息點的管理等,可以對設備的各類信息進行綜合的管理。
9、防雷接地系統
1) 機房應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作好防雷措施,在重要設備端需要設計完善的防雷系統,電源防雷裝置至少分為三級,防雷器采用質量可靠的設備,具有防浪涌、防雷擊過流保護能力。
2) 信息中心機房設計接地銅排;由其中兩路分別引兩根接地排至樓層設備間與原弱電井內;
3) 走線架采用跳接法用32mm2的雙色地線與接地匯集銅母排聯成一體。
4) 接地匯集銅母排與引入的大樓保護接地鏈接。
5) 抗靜電地板膠、金屬墻板、金屬吊頂板、玻璃隔斷金屬框架及設備機架機柜等均應做安全可靠的接地。
6) 接地裝置的設置應滿足人身的安全及計算機正常運行和系統設備的安全要求。地線系統:交流工作接地≤4Ω,安全保護接地≤4Ω,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按計算機系統具體要求確定。具體技術要求應參照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2887-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和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規定,符合技術指標中的有關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設備進行特殊處理。若采用聯合接地,需要同時滿足以上四種接地要求,且要求總接地電阻小于1Ω,須保證接地線之間不產生電位差,不相互干擾。
RELATED CASE